所有的费用应取得合同、足额发票,并保留付款凭证。
此外,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卖电人,朱启杰早就瞅中屋顶发电的商机,这几年帮不少居民安装了屋顶发电,仅今年就安装了100多户。供电公司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按照区域用户来分,仪征、江都和市区的用户居多,高邮、宝应用户要略微少一点。
如今,朱启杰的屋顶发电已经成功运行四年时间。居民分布式屋顶发电大多数集中在屋顶上,而市区的商品住宅楼屋顶属于公共所有,不太适合做分布式屋顶发电项目。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自发自用部分补贴0.42元/千瓦时,余电上网部分再加0.378元/千瓦时,算起来是很可观的。整体而言,安装屋顶发电,城郊要比市中心的多。记者从扬州供电公司获悉,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仅103户居民屋顶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卖电;而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并网发电的居民屋顶发电用户近4100户,此外还有不少用户提交了申请。
4日,记者从国网扬州供电公司获悉,近两年扬州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迅猛,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已有近4100户居民屋顶发电项目成功并网卖电。2015年底仅百户到目前已超过4000户屋顶卖电朱启杰成为江苏省卖电第一人后,不少用户跃跃欲试,尤其是近两年更如雨后春笋。随着屋顶质量的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规模将得到极大的扩展。
随着绿证等措施的推出,可以预见目前尚未进入目录的项目,拿到完整补贴的可能性非常小。融资机构也越来越积极地为分布式光伏电站提供建设资金。迄今为止,分布式光伏仍然无法脱离电网单独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供应电力,虽然这是可再生能源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对分布式光伏的全面推广来说,这是其无法成为基荷能源的核心。而这些则是我国经济最发达、负荷最集中的地区。
预计2017年分布式光伏的装机容量有望接近8GW。近年来,储能已经在电网调峰调频、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领域展现出了深厚的潜力。
与此同时,能源局和循环经济协会共同推出了分布式光伏标准合同参考版本,为众多的分布式电站企业在投资建设中提供了重要参考。过去四年里,分布式光伏的项目备案实现了最简化,仅仅需要到发改委和电网两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即可开工。从目前看来,储能技术的突破和普及,将使得可再生能源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对电力的使用进行调节。因此解决分布式光伏发展深层次的矛盾,才能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2016年1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评选结果公示》,拉开了我国建设多能互补项目的帷幕。根据统计,我国目前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理论安装容量不低于300GW,然而从长期筛查的结果看,能够满足光伏电站荷载要求的屋顶比例不超过30%,这意味着至少有200GW的屋顶资源无法利用。除此以外,电网可以充分发挥自身是电源蓄水池的优势,在理念和技术上积极建设可再生能源友好型电网,尤其是农网改造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未来分布式能源的应用所需要的容量和配网架构,这将给电网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包括了大量的装机分布在西北,不属于分布式电站的范畴。
随着分布式电站安装的规模越来越大,进入2017年以来,并网难已经取代融资难成为分布式光伏发展的第一大难题。在这四年中,分布式光伏走过了非常坎坷和曲折的道路,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为未来平价上网的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证明:⑴、投资造价光伏电站造价已经从2010年的25000元/千瓦下降到目前的5000元~6000元/千瓦;⑵、度电成本在首年1100小时发电量,30%资本金,资金成本6.5%,投资造价6元/瓦,年运维费用0.15元/瓦的条件下,20年平均度电成本低于0.53元/千瓦时;首年度电成本低于0.71元/千瓦时 ;光伏电站投资造价每下降0.5元/瓦,20年平均度电成本下降0.03元/千瓦时;⑶、销售电价 上表是全国各地区全年上午6点到下午6点的大工业平均销售电价统计表。在攻克了平价难题之后,如何安全、稳定的供应电力则成为分布式光伏电站全面应用的最后一道障碍。
从这个角度考虑,全国负荷中心地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已经具备了取消补贴的条件。而德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最高渗透率甚至达到了70%。中国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在2015年就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从德国发展的经验看,其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正是建立起了全社会多能互补,可再生能源优先的机制,从而使得环境成本大大下降。这相当于前几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的总和。同时自2016年开始,全国掀起了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和建设的高潮。
世界上各国光伏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补贴,而目前这个补贴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也成为其他行业诟病光伏产业的最大理由。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部分项目补贴发放拖延最长时间已经达到4年,而进入补贴目录的项目仅仅占全部光伏电站总量的40%。
在各种能源结构竞相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事业不可终止,可再生能源补贴不可持续。从2014年仅有的一到两家有贷款支持,到2017年分布式光伏项目已经得到普遍金融服务。
考虑到分布式光伏电站在去补贴后面临的风险较大,为鼓励投资方不依靠补贴发展可再生能源,应给予其良好的政策环境。但是,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还受制于很多环境、技术和经济因素,并且出现了四大深层次的矛盾,需要逐步克服。
值得庆幸的是,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并非毫无办法,而是有章可循。一方面可以改造之前不符合建筑规范的旧房屋建筑,大大提高原有房屋建筑的质量;另外一方面更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由此表可以看出,如果直接对用户销售光伏电力,华东,华北,华南(中南地区虽然平均电价比华北高,但是由于阳光资源不足,因此光伏度电成本相对较高)都具备了取消光伏补贴、电站仍然可以盈利的条件。尤其是浙江、安徽部分地方政府规定超过1000平方米新建的房屋屋顶必须达到光伏电站安装的要求,有力的增强了分布式电站的安装规模。
因此,未来三年,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是不会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的。随着光伏电站系统造价的不断降低,已经有大量不能利用的屋顶、房屋业主和投资方愿意重新更换,从而达到安装光伏电站的要求。
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步伐,才能使得中国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从资源消耗型结构转化为资源可再生利用型结构、这样的发展方向才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解决深层次矛盾的对策从发达国家的能源规划和实际应用来看,随着系统成本的不断降低,分布式光伏电站将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结合正在大力推行的电力改革措施,有以下对策可以缓解甚至直接解决分布式光伏发展的难题。鉴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应用,为最大限度的利用屋顶资源,华东地区各地政府出台了鼓励房屋业主提高屋顶质量,力求荷载标准满足光伏电站安装要求的办法。
如今,分布式光伏的各项优惠政策已基本明确。由于分布式电源的波动性,使得储能成为调节电力富余和短缺的重要手段。光伏必须摆脱补贴,才能长期发展。这些政策包括:鼓励将可再生能源发电作为自备电源;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点对点就近消納;给予分布式光伏电站点对网优先选择权;赋予分布式光伏发电企业新增配网优先投资权;延续目前对可再生能源的非补贴类优惠政策。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颁发了《关于推进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一般而言,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达到20%之前,电网是可以通过自身调节能力满足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的,而中国2106年可再生能源风电和光伏发电量不足4%。
而储能则是保证毛细血管畅通的重要手段。2017年中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户用光伏电站的如火如荼。
只要认真对待和合理布局,就可以使得这些矛盾迎刃而解。一直以来,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受制于建筑屋顶质量的制约。